涧检·青年说丨常静:以笔为犁 贡献微光
常静,2021年考入涧西区检察院,目前在政治部从事宣教工作。
2021年,怀揣着对检察事业的向往,我加入了涧西区检察院。转眼间,在政治部宣教工作岗位已满四年。从最初的茫然摸索到如今的逐步熟悉,这段旅程充满挑战,也收获满满。回望来时路,是责任驱动着我不断学习,是实践教会我脚踏实地。
让检察故事走进人心
初到宣传岗位,专业术语如“天书”般难懂,如何把检察官履职故事讲得通俗易懂、生动感人,成为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。为跨过这道坎,我主动请教办案流程和法律要点,努力钻研优秀稿件的立意、结构和表达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撰写的《支持起诉,让八旬老人老有所养》《“当日登记,次日生效”于法无据》等稿件在《检察日报》上刊发。
同时,我积极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,利用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等平台,策划“赛场检影”“涧检说案”等系列推文,组织“检察开放日”直播等活动,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检察声音,收获了认可与肯定。
用精准文字服务大局
2023年2月,我开始参与综合材料撰写。工作总结、汇报材料、讲话发言、制度文件……这些案头工作看似琐碎,分量却一点不轻。每一份材料都要求整体把握全院工作,深刻理解政策精神,精准推敲文字表达。
在师傅全主任的悉心指导下,我克服畏难情绪,养成勤问、勤记、勤思考的习惯,主动收集各部门工作动态,深入了解业务进展。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撰写全院工作总结,因不熟悉业务要点,稿件历经多次内容修改和结构调整。但正是这一次次的“爬格子”,锤炼了我严谨细致的作风,也让我更加敬畏这份职责——以精准文字服务检察工作高效运行。
筑牢思想与能力根基
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和干警教育培训是筑牢思想根基、提升队伍素能的关键工作。我深知其重要性,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。
在意识形态上,我协助落实理论学习计划,做好资料分发、情况反馈,同时关注网络舆情,建立日常监测和信息报送机制,守护网络清朗空间。在教育培训上,我努力当好“服务员”和“联络员”,从政治轮训到网络学习,在课程设置、场地协调、细节落实上都力求细致周到。
回首这四年,每一项工作都让我更深地理解了检察政工的价值——它虽不直接办案,却在后方为检察履职提供着坚实的思想支撑、能力保障和舆论支持。未来,我将继续以敬畏之心、务实之行,在守护公平正义的征程中,贡献自己的萤火微光。